如果說富士康大規(guī)模機器替人只是讓我們看到機器在人力勞動上的替代性,那AlphaGo橫掃人類圍棋大師則讓我們看到AI智商的可怕,當我們忐忑不安地討論機器人什么時候會取代我們成為地球主宰的時候,仔細研究會發(fā)現(xiàn),實際上人工智能真的很弱很弱……
智商不如馬的無人駕駛
中國工程院院士、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在GTIC 上對無人駕駛有一個理論——汽車和馬的理論?!拔覀冋J為,我們要把駕駛員的工作用機器人替代是有自主決策和行為能力的認知主體,實現(xiàn)自主駕駛,有個性?!?/p>
汽車從馬車演變而來,作為動力工具,汽車的馬力可以達到 100 匹,但是現(xiàn)在汽車遠不如馬,因為不同的負荷、不同天氣、不同路面、不同的曲率、不同速度、不同車輛情況下的適應能力。
汽車的感知和認知能力都還遠遠不如馬這個認知主體。比如你可以叫馬過來,它能聽懂,你叫汽車,它就不能過來。院士提到——重點在于自動駕駛過程中,駕駛員與環(huán)境和周邊車輛的交互認知在哪,駕駛員和經(jīng)驗和臨場處置能力由誰來替代?
當然,無人駕駛按照現(xiàn)在的規(guī)劃基本要到2020年才會大規(guī)模的上路測試,3年的時間真的能讓無人駕駛汽車的大腦進步到和馬一樣聰明嗎?好吧,或許很多人覺得馬并不是太聰明的動物,可無人駕駛汽車的智商需要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和馬持平。
“高考機器人”考數(shù)學敗給文科班學生
近日,,成都石室天府中學高三文科班的43名學生迎來了一場“人機大戰(zhàn)”,他們的對手是由國家863超腦計劃研制的“高考機器人”,這也是研究4年多以來,“高考機器人”首次與學生進行對決。
“我感覺我們是代表人類在作戰(zhàn)?!备呷龑W生佘雨佳感到責任重大,聯(lián)想到阿爾法狗在圍棋上的戰(zhàn)績,她和多數(shù)同學都覺得自己要被碾壓。不過兩個小時后,43名學生以106分的平均分擊敗了“高考機器人”——它得了93分。
談及這次小敗,“高考機器人”的研發(fā)方認為,他們研發(fā)的人工智能的不足主要在于應用題的解答:不能理解題目中“投資”、“理財”等社會常識。
人工智能其實還很笨
近年來人工智能在模仿人類的感知能力方面有了較大突破,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問題上有了長足進展。但在更復雜的認知層面,例如對于語言和圖像的理解、邏輯推演等方面距離人類還有很大的差距。人工智能之所以會讓部分人感到恐懼,最主要是聯(lián)想起科幻作品里的機器人。科幻往往把機器“擬人化”,而今天已經(jīng)成功應用的和大批科學家致力于研究的人工智能技術,其目標并不在這些方面。
科學家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經(jīng)過60多年的研究,人工智能有突破,但在復雜環(huán)境中如何實現(xiàn)機器智能仍然缺少有效答案?,F(xiàn)有人工智能模型與方法的突出特點是擅長處理簡單環(huán)境中的特定問題,而面對復雜環(huán)境的通用問題缺乏有效解決辦法。就模擬人類思維過程和智能行為這兩個具有標桿意義的智能屬性而言,仍然缺乏突破性的成果。
人工智能未來的發(fā)展,在感知這個層面會有飛速進展,而在認知和情感這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沈向洋說,短期內人工智能的突破可能是在“集體智能“,也就是把人類的一些智能通過大數(shù)據(jù)的方式收集起來,然后用幾百萬臺、幾千萬臺機器的運算能力和很好的算法,創(chuàng)造“集體智能”的突破和應用。
至于當前,無論是機器人戰(zhàn)勝了人類還是人類秒掉了機器人,這樣的智商戰(zhàn)斗實際上更多時候是付之一笑的游戲罷了。
電腦報新媒體:張毅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電腦報新媒體矩陣更多精彩
- QQ:61149512